校園貸,又稱校園網貸,是指一些網絡貸款平臺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的貸款業務。無需任何擔保,無需任何資質,只需動動手指,填填表格,就能貸款幾千甚至幾萬元,從而不必賣腎也能享受智能手機帶來的虛榮和快感。據調查,校園消費貸款平臺的風控措施差別較大,個別平臺存在學生身份被冒用風險。此外,部分為學生提供現金借款的平臺難以控制借款流向,可能導致缺乏自制力的學生過度消費。
校園網貸的危害
1.網絡貸款會給自身心理產生極大的壓力,讓生活陷入網貸的泥潭中不可自拔。
2.網貸會促使學生不良消費以及連環貸款,容易使其消費理念及價值觀產生偏頗。
3.若學生不能及時還清貸款,可能導致輟學、自殺等情況的發生。
4.網貸會使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網貸的陰影,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以及父母的心理負擔。
5.網貸的學生在同學及朋友間的信譽受損,影響正常的人際交往。
大學生網絡借貸的風險防范
大學生面對各種網絡借貸的風險,做好風險防范至關重要。2016年4月,教育部辦公廳和銀監會辦公廳共同發布了《關于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》,對于大學生網絡借貸風險的防范,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:
1.對于不良網絡借貸應該加大監管力度。
2.對在校學生應加強網絡借貸方面知識的普及。
3.加強大學生資助體系和征信系統的建設。